色纺纱的颜色牢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山东一二三纺织-纺织网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08-25 10:49:18
点击次数:56366
一键拨打:13953669076
染料是色纺纱颜色的 “载体”,其本身的化学结构、适用纤维类型直接决定了色牢度的基础水平,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染料类型与纤维的匹配度
不同纤维需搭配专用染料,若 “染料 - 纤维” 不匹配,会导致染料无法与纤维牢固结合,极易脱落。
例如:涤纶色纺纱需使用分散染料(涤纶为疏水性合成纤维,分散染料可通过高温高压渗透到纤维内部);若误使用棉用的 “活性染料”,染料无法与涤纶结合,会附着在纤维表面,水洗或摩擦时大量掉色,耐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会直接降至 2 级以下(国标最低合格级为 3 级)。
棉 / 涤混纺色纺纱需分别对棉纤维(用活性染料)、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染色,再混合纺纱,若任一染料选错,都会导致混纺纱 “局部掉色”(如棉纤维掉色、涤纶不掉色,出现 “双色不均”)。
染料的化学稳定性
染料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其抗外界破坏的能力:
日晒色牢度:依赖染料抵抗紫外线分解的能力 —— 分子中含 “偶氮结构” 的染料,紫外线易使其断裂,导致颜色变浅(如某些红色偶氮染料,日晒 100 小时后可能褪色 50%);而含 “蒽醌结构” 的染料,紫外线稳定性更强,日晒色牢度可达到 4-5 级(适合户外服饰用色纺纱)。
耐洗色牢度:依赖染料的耐水解性 —— 若染料在水中易与水分子反应(水解),则水洗时会从纤维上脱落,例如劣质分散染料在 60℃以上水洗时,水解率可达 15%,导致掉色;而高品质分散染料水解率仅 3% 以内。
色纺纱的颜色是在纤维阶段染成的,染色过程中 “染料渗透度、固色效果” 直接影响后续牢度 —— 若染色不充分,纤维表面会残留 “浮色”(未结合的游离染料),这些浮色极易在摩擦、水洗时脱落。具体影响点包括:
染色温度与时间的精准度
不同染料需特定温度才能与纤维结合:
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染色时,需在125-135℃高温高压下保持 20-30 分钟,才能让染料分子充分进入涤纶的结晶间隙;若温度不足(如仅 110℃)或时间过短(如 10 分钟),染料仅附着在纤维表面,形成大量浮色,摩擦色牢度会从 4 级降至 2 级,水洗时明显掉色。
棉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时,需控制在 60-80℃,并保持足够时间让染料与棉纤维的 “羟基” 发生化学反应(共价结合),时间不足会导致结合不充分,耐洗牢度下降。
染液 pH 值与助剂添加
染色后的水洗与皂洗工艺
染色完成后,必须通过 “水洗 - 皂洗 - 水洗” 流程去除纤维表面的浮色:
本文由山东一二三纺织集团提供
张经理:139 5366 9076
作者:山东一二三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