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纱的纤维长度是决定纱线品质、加工工艺及成品性能的核心基础指标,其影响贯穿从纺纱到成品使用的全链条 —— 纤维长度直接关联纱线的强度、均匀度、毛羽量,进而决定成品面料的触感、耐用性、透气性等关键体验。

纤维长度是纺纱前选择工艺的 “首要依据”,直接影响纺纱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能纺出何种规格的纱线。
长纤维(如 33mm 以上的长绒棉纤维):
可采用精梳工艺—— 通过精梳机去除纤维中的短纤维(通常剔除 16mm 以下短纤)和杂质,保留整齐、长的纤维。这一过程能让纤维排列更紧密,为后续纺高支纱奠定基础。
例:新疆长绒棉纤维(33-39mm)必须经精梳工艺,才能纺出 60S 以上的高支纱。
短纤维(如 25-31mm 的普通细绒棉纤维):
仅适合普梳工艺—— 无需剔除短纤维,直接梳理纺纱。若强行用精梳工艺,会导致大量纤维被剔除(损耗率超 20%),且剩余纤维长度仍不足,无法形成稳定纱线,严重降低效率。
例:普通陆地棉纤维(28mm 左右)用普梳工艺,最多纺 40S 支纱,再高就会断纱。
“支数(S)” 是纱线粗细的指标,支数越高,纱线越细、越细腻。而纤维长度直接决定纱线能达到的最高支数:
本文由山东一二三纺织集团提供
张经理:139 5366 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