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指数是衡量材料阻燃性的基础指标,指材料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刚好能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
普通纤维(如棉、涤纶)的氧指数通常在 20-22 之间,属于易燃材料;
阻燃腈纶纱的氧指数一般≥28,部分高性能产品可达 30 以上,属于难燃材料(氧指数≥26 即被视为具有阻燃性)。
美国标准(ASTM D6413):针对阻燃服装面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评定,分为三级:
1 级:燃烧速度≤100mm/min,无熔融滴落(阻燃腈纶纱通常达标);
2 级:燃烧速度≤150mm/min(部分产品可满足);
3 级:不达标(阻燃腈纶纱极少属于此类)。
欧盟标准(EN 11611/EN 11612):针对焊工、冶金等行业的防护服装,要求:
经过 10 秒明火燃烧后,续燃时间≤2 秒,阴燃时间≤10 秒,无熔融滴落,损毁长度≤100mm(阻燃腈纶纱可稳定达到该要求)。
美国标准(NFPA 701):用于公共场所装饰织物,测试分为小试样(I 级)和大试样(II 级):
小试样:火焰蔓延时间≥7 秒,损毁长度≤152mm;
大试样:火焰不蔓延至试样边缘,燃烧时间≤2 秒(阻燃腈纶纱制成的装饰布可通过 I 级或 II 级)。
中国标准(GB 50222):建筑内部装饰材料燃烧性能分为 A 级(不燃)、B1 级(难燃)、B2 级(可燃)、B3 级(易燃)。阻燃腈纶纱制品通常达到B1 级,部分高性能产品可接近 A 级(需结合具体工艺)。
阻燃腈纶纱的核心优势在于自熄性:即使被点燃,火源移开后能快速熄灭(续燃时间≤5 秒),且无熔融滴落(避免二次烫伤),这一特性在防护领域比单纯的等级更重要。
等级会受纱线密度、织物结构、后整理工艺影响,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产品的检测报告判定。
综上,阻燃腈纶纱的阻燃性能可满足难燃级(B1 级 / NFPA 701 I 级 / ASTM 1 级) 要求,适用于对防火有明确规范的工业、公共场所以及防护领域。
本文由山东一二三纺织集团提供
张经理:139 5366 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