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选择阻燃纤维混纺:与阻燃棉、芳纶、Modacrylic(改性腈纶)等阻燃纤维混纺,既能保留功能性(如改善手感、增强耐高温性),又不降低阻燃效果。

控制易燃纤维比例:若需与易燃纤维混纺(如为改善手感加入少量棉),建议易燃纤维占比≤30%,并通过测试验证是否符合目标阻燃标准。
采用 “梯度阻燃设计”:例如,表层使用高比例阻燃涤纶,内层混入少量易燃纤维以提升舒适度,利用表层阻燃性阻挡火焰向内层蔓延。
对混纺纤维进行协同阻燃处理:对易燃纤维预先进行阻燃改性(如棉纤维用磷系阻燃剂处理),再与阻燃涤纶混纺,确保整体均具备阻燃能力。
阻燃涤纶纱与其他纱线混纺可能影响阻燃效果,但其方向(增强 / 减弱)和程度取决于混纺纤维的阻燃特性、比例及工艺。与易燃纤维高比例混纺时,阻燃效果易下降;与阻燃 / 惰性纤维混纺或低比例易燃纤维混纺时,可维持甚至优化阻燃性能。实际应用中,需通过混纺方案设计(如纤维选择、比例控制)和阻燃性能测试(如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测定)来确保达标。
本文由山东一二三纺织集团提供
张经理:139 5366 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