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二三纺织集团 刘 13953637847
原理:纱线或面料通过高温火焰(或热铜板)快速掠过,烧掉表面外露的短纤维毛羽,使纱线表面变得光滑。
对面料起球的影响:
起球的本质:面料起球是因纤维摩擦后,短纤维纠缠成 “小球”。烧毛直接减少了表面毛羽的数量,从源头降低了纤维相互缠绕的概率。
效果示例:纯棉纱线烧毛后,表面毛羽减少约 60%-80%,织成面料后起球现象明显减轻(尤其适合衬衫、夏季面料等)。
原理:纱线或面料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使纤维膨胀、结晶度提高,表面变得光滑紧密,同时强度提升 10%-20%。
强化纤维结构:纤维强度增加后,更不易因摩擦断裂形成短纤维,从而减少起球的 “原料”。
改善表面形态:纤维膨胀后表面更光滑,相互间摩擦力降低,进一步抑制毛羽纠缠。
适用面料类型:
纯棉 / 棉混纺面料:烧毛 + 丝光处理后,起球等级可达 4 级以上(按 ISO 12945 标准,5 级为最高),接近 “不起球” 状态。
麻类面料:麻纤维刚性强,经丝光烧毛后,毛羽去除彻底,起球问题几乎可忽略。
典型案例:高端衬衫面料(如 80 支以上纯棉丝光烧毛布)极少出现起球,长期穿着仍保持平整光洁。
材质限制:
羊毛 / 羊绒面料:天然卷曲纤维易纠缠,即使经过丝光烧毛,长期摩擦(如领口、袖口)仍可能轻微起球。
低支纱面料:纱线较粗、纤维短,处理后仍有部分短纤维外露,起球风险高于高支纱。
使用场景影响:
高摩擦场景:运动服、背包肩带等频繁摩擦部位,即使是丝光烧毛面料,长期使用后仍可能因纤维疲劳断裂而轻微起球。
洗涤方式不当:机洗、高温烘干会加剧纤维摩擦,可能破坏丝光烧毛的效果,导致起球。
本文由山东一二三纺织集团提供
联系人:13953637847